美媒:白宮計劃以知識產權為重點調查中國貿易(來源: 環球網)
2017/8/4
《紐約時報》2日稱,特朗普政府的調查將以“中國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為重點,相關舉措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內浮出水面。特朗普政府將根據1974年《貿易法》中的301條款,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中國的貿易行為展開調查。《華爾街日報》稱,特朗普政府希望調查中國的知識產權政策是否構成不公平貿易行為,美方希望北京對“竊取知識產權”的行為施加更加強硬的懲戒措施,并希望中方減輕進入中國市場的美企分享高端技術的義務。 《紐約時報》稱,中國政府要求在華做生意的美國公司削減關鍵專利的許可費,還要求在一些領域開辦合資企業。 《福布斯》雜志網站2日稱,對特朗普的貿易團隊來說,運用世貿組織(WTO)成立前的規則來處理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不是聰明之舉。他們的算盤是這樣打的:利用一條或多條前WTO時代法律,能夠使美國更多的在美中貿易關系中獲益。但問題是,他們所運用的舊時代法規未明確將知識產權與貿易關系相關聯。后來在WTO出現后,在該組織框架下才有了相關協定條款。 《紐約時報》稱,中國的一項名為“中國制造2025”的政策引起特朗普政府的關注,這一政策旨在通過政府資金支持,讓中國在2025年到來時,成為無人駕駛汽車、醫療設備、半導體、人工智能及其他多個技術領域的主要制造國及全球領導者。若調查正式啟動,將意味著特朗普政府一改過去力促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加強合作的姿態。 WTO爭端解決專家、高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錢文婕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作為WTO成員國,美國若單邊發起301條款調查涉嫌違反WTO貿易規則。WTO明確禁止包括美國在內的成員在出現貿易摩擦時尋求相關貿易協定和爭端解決機制之外的救濟途徑。 錢文婕認為,美國之所以選擇301條款調查,是因為這種調查程序立案門檻非常低、結案迅速、制裁嚴厲。根據301條款,最快幾個月可得出結果,制裁可采取征收高額關稅和撤銷中國企業在美運營執照等措施,比“雙反”制裁對中國企業的負面影響更大。 錢文婕說,對于中國而言,應積極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對美施壓,質疑301條款的合法性。另外,中國企業可加強與美國進口商和最終用戶的合作與溝通,一致反對美國政府根據301條款采取貿易措施。最后,中國應該大力發展國內市場,減少貿易逆差,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緩解中美貿易摩擦。錢文婕認為,特朗普政府一直威脅對華展開貿易調查,體現了其不愿意受制于多邊機制束縛,一直在尋求單邊解決問題的傾向。